www.yaokan.com/色综合999/fc2在线亚洲一区/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當前位置:首頁 > 訪談閣 > 正文

2023年!全國形成地震預警能力——專訪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項目管理部主任王松

時間:2019-11-27   來源:中國婦女報
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地震發生時,宜賓市提前10秒預警,成都高新區市民收到預警時間較震感提前61秒。在4月18日,臺灣花蓮縣發生6.7級地震,福建省預警信息發布為福建各地贏得45至96秒不等的預警時間。那么,什么是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系統?地震預警的原理又是什么?我國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能力如何?未來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建設項目完成后能達到何種預警效果?6月19日,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采訪了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項目管理部主任王松。
談到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系統,王松向記者介紹,首先要解釋一下“預測”和“預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地震預測,一般是和地震預報同時出現。地震預測預報指的是在地震發生以前,根據地震觀測資料和研究結果提出未來地震事件將要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大小。而地震預警,則是在地震發生后,依托震中附近的密集觀測臺網,根據觀測到的地震波初期信息,快速估計地震參數并預測對周邊地區的影響,搶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發布地震動強度和到達時間的預警信息,使企業和公眾能夠及時采取應急處置措施,減輕地震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
那么,地震預警原理又是什么?
王松向記者表示: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以后,根據地震波和電磁波之間的時間差,和地震波“賽跑”,來贏取提前預警的時間。
他表示,地震發生時會產生兩種主要的地震波:一種是速度較快但破壞較弱的縱波(傳播速度約為6.0km/s),另一種是速度較慢但破壞較大的橫波(傳播速度約為3.5km/s)。地震預警就是利用縱波比橫波傳播速度快,以及電磁波(其傳播速度約為300000km/s)遠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來實現的。在大地震發生后,預警中心通過震中附近的地震儀捕捉到縱波,利用地震波信息快速計算出地震參數(時間、地點、震級大小)、影響程度和預警時間;并搶在具有更大破壞性的橫波到達之前,對可能遭受破壞和影響的地區發出地震警報。為人們逃生避險和行業緊急處置預留時間。
王松說,地震預警的根本目的是減輕地震災害,在地震發生后數秒內把預警信息準確地發布到可能遭受地震破壞的地區,而不是為了滿足公眾提前幾十秒知道哪里發生地震。地震預警是秒級響應,公眾接收到地震預警信息就要采取避震逃生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地震預警是減輕地震災害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不是萬能的。由于其信息的高時效性和技術本身的局限性,其提供的預警信息具有估算特征且與最終結果存在偏差,且結果存在誤報和漏報的理論可能性。
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在2015年已經國務院批復立項,目前工程建設進度如何?建設完成后能達到何種預警效果?
王松向記者介紹: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以下簡稱國家預警工程項目)于2015年6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批批準立項,2017年2月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可行性研究批復,2018年6月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初步設計批復,同年7月召開實施啟動大會,計劃于2020年在部分地區率先形成地震烈度速報能力,2023年在全國形成地震預警能力。
該項目總投資18.7億元,將在全國建成由1987個配置測震儀和強震儀的基準站、3269個配置強震儀的基本站以及10349個配置烈度儀的一般站組成、平均臺間距約為50千米的地震觀測網絡,并配置1個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中心、1個國家備份中心、1個國家技術支持與保障中心、32個省級中心、173個市級發布中心以及3360個服務終端。
該項目將在華北、南北地震帶、東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以及拉薩周邊地區等5個平均臺間距約為12千米的預警重點地區形成秒級地震預警能力(地震發生后幾秒到十幾秒發出地震預警信息,主要用于潛在破獲地區公眾、企業采取避險措施);在全國形成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能力(地震發生后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產出地震烈度速報參數,主要用于為政府震后高效指揮救災行動提供科技支撐)。
工程建成后,將依托電視、廣播、互聯網、新媒體、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信息接收終端等發布平臺,為我國各級政府、社會公眾、中小學校、行業企業等不同用戶提供原地報警、災害性地震預警、警戒性地震預警、遠場大震預警、地震參數速報、地震烈度速報、地震動參數速報等產品信息服務。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王麗君
分享到:
免責聲明:

1、PMO評論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延伸閱讀:

本站推薦

more >>

活動圈

more >>

公開課

more >>

書刊柜

  • 《娓娓道來:高效項目管理100法》

    《娓娓道來:高效項目管理100法》

    本書從項目管理的十大知識領域出發,對每個知識領域所涉及的核心知識點進行剖析。無論是計劃管理的“邊界條件”、風險管理的...

  • 《PMO論文集(2016)》介紹

    《PMO論文集(2016)》介紹

    和人力資源部、行政辦公室等職能部門相比,PMO(項目管理辦公室)無疑是很年輕的,國外最早出現這一部門是在20世紀90年代,而...

  • 《成功的項目始于卓越的管理》

    《成功的項目始于卓越的管理》

    《成功的項目始于卓越的管理》重點介紹了很多浪潮在推動組織級項目管理過程中使用的一些卓有成效的方法、工具、模板,如項目...

Copyright ? 2024 PMO評論 版權所有 備案號:京ICP備17062359號-2 如轉載本站文章,請注明原作者和原發布媒體

本著互聯網分享精神,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

客服電話:010-89506650 89504891 非工作時間可聯系:18701278071(微信) QQ在線:511524637

新聞與原創文章投稿:tougao#chinapmo.com 客服郵箱:info#cpmta.com(請將#換成@)

PMO評論網微信公眾號

PMO評論網微信公眾號

PMO評論網微信公眾號

PMO大會微信公眾號